User-Agent字段是搜索引擎爬蟲身份識別的核心標識,用于向目標服務器表明訪問來源。搜狗搜索的PC端爬蟲主要包含以下User-Agent標識:`Sogou web spider`、`Sogou inst spider`及`Sogou spider`,分別對應不同場景下的網頁抓取需求。無線端(移動端)則采用`Sogou wap spider`作為標識。需特別注意的是,User-Agent字段嚴格遵循大小寫敏感原則,任何字符大小寫的偏差均可能導致身份識別失效,進而影響爬蟲對網站的正常訪問與收錄。
搜狗搜索暫未對外公開爬蟲IP的完整列表,但網站管理員可通過DNS反向查詢技術驗證爬蟲IP的真實性。該方法的核心邏輯是通過IP地址關聯其對應的域名(hostname),若域名符合`.sogou.com`的格式,則可確認該IP屬于搜狗官方爬蟲;反之,則判定為非官方冒充爬蟲。不同操作系統的具體操作命令如下:
- Linux平臺:執行`host [IP地址]`命令,檢查返回的hostname是否以`sogou.com`結尾;
- Windows/IBM OS/2平臺:使用`nslookup [IP地址]`命令,驗證域名歸屬;
- macOS平臺:通過`dig [IP地址]`命令查詢DNS解析結果,確認域名格式合法性。
搜狗爬蟲對已抓取頁面的更新頻率并非固定不變,而是基于網頁的重要性評分與歷史變化特征動態調整。重要性評分綜合考慮內容質量、用戶需求匹配度、鏈接權重等維度;歷史變化特征則包括頁面的更新頻率、內容改動幅度及用戶互動數據等。高重要性頁面可能獲得更頻繁的更新,而低活躍度或低價值頁面的更新周期則會相應延長。爬蟲會優先處理首次抓取后的頁面,通常需間隔數日才會啟動二次更新,以確保索引數據的準確性與時效性。
為避免對目標服務器造成過大負載,搜狗爬蟲對同一IP地址的服務器主機僅建立單一連接,抓取間隔控制在秒級(通常為幾秒一次)。網頁被收錄后,其內容更新不會立即觸發爬蟲重新抓取,需經歷一定的數據緩沖與索引周期。若網站檢測到爬蟲訪問頻次異常偏高,需重點排查是否存在頁面每次訪問均生成新鏈接的情況(如動態URL參數頻繁變動)。此時建議聯系搜狗官方并提供訪問日志中的爬蟲行為記錄,而非直接封禁User-Agent,以避免誤傷合法爬蟲。
搜狗爬蟲優先收錄具備內容獨特性與結構清晰度的網頁。內容方面,要求具備原創性、信息密度高且與用戶搜索意圖高度匹配,若與現有網頁存在高度相似性(如重復采集、洗稿內容),則可能被過濾;結構方面,鏈接層級需控制在合理深度內,過深的目錄層級(尤其是動態網頁的復雜路徑)會增加爬抓取難度,甚至導致頁面被丟棄。對于動態網頁,建議控制URL參數數量(避免超過3個)及總長度(盡量保持在512字符以內),并盡可能實現靜態化改造。頁面重定向次數越多,爬蟲的資源消耗越大,被收錄的概率也隨之降低,因此需減少不必要的重定向鏈路。